群众的“五员”书记——记雷波大水井村第一书记罗连芬
罗连芬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
“雷波县共有贫困村171个、贫困人口12410户、45582人。”
看着这一串串让人揪心的数字,作为一个党员干部,雷波县《溪洛渡》编辑部编辑、凉山日报驻雷波记者站记者罗连芬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当得知县委将从机关选派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时,她豪不犹豫地主动提出了驻村申请。
面对村里要环境没环境,要产业没产业的困境,她默默地立下誓言:“我要去尽我最大的努力,成为群众贴心人,助力全村全面脱贫”。
她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员
“要走致富路,离不开党支部”。罗连芬说,纵观雷波县288个村(社区),但凡发展较好的村,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党支部。
可是,她刚到大水井村就了解到全村403人只有4人是党员。她遍访群众和乡机关干部,全面摸底调查,并多次向组织部领导反映、咨询,写出了后进党支部整改书。她从村“两委”班子做起,努力给群众树立榜样;大力发展积极分子,壮大村党员队伍。她成功的引导村组干部和50余名在村青年开展党史、党章、党的方针政策内容的学习,指导8名先进青年书写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下一步我还将在提高党员觉悟上下功夫,力争让我们的党组织成为组织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向共同富裕的优秀团体。”罗连芬对做好村里党建工作非常有信心。
她是村里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就是让困难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罗连芬及时在村里传达省州县脱贫攻坚精神,召开村级扶贫攻坚动员大会,积极主动融入基层工作,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党中央的关心和党委、政府决战贫困的决心传递到村民耳边。
在大水井村驻村,哪里有村民,她都主动去打招呼,帮他们干干活、聊聊天、讲讲政策,无意中就挖掘到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牢牢地抓住了群众的思想,让群众渐渐地信任了她这个第一书记,同时把扶贫政策传播下去,激起群众自主响应扶贫措施和项目。
除了走访宣讲外,她还利用晚饭后村民空闲的机会,采取小组会、院坝会等形式进行宣讲,截至目前,她为村里的群众开展了关于法律知识、毒品危害、艾滋病预防知识等方面的宣讲已达10余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
她是群众发展致富的引航员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驻村五个多月以来,她走访了村里群众,记录了100多条民情意见,从产业培育、个性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为村民制定发展计划10多个。
面对村里无产业的现状,她邀请县农牧局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地形条件发现大水井村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
“大家只有勤快起来,就能过上好日子哦!”。为改变村里无产业的现状,她带领着村干部多方协调从县农牧局争取到80万元项目资金在村里为村民新修标准化羊圈,邀请县畜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专题培训,尽可能地让群众放心养殖。
“罗书记来了,我们有事儿干了。”走进大水井村,村民们说起罗连芬,个个喜笑颜开,竖起了大拇指,家家户户都在忙于种洋芋、放牛羊……
为多方便发展种植业,她跟村民协商了10亩地,在县农牧局争取到了种子,试点种植蔬菜萝卜。
罗连芬说,通村入户调查和村民大会讨论,今年县委下拨的3万元项目专项经费将用于试点种植茨竹和种、养殖业的培训。
“若养羊项目开展顺利,明年我村至少25户群众达到完全脱贫。”
她是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雷波县派到基层的第一书记大多都是有朝气、有激情的年轻干部,不管是为群众出体力或出脑力的事儿全不在话下。
为拉近第一书记与群众的距离,罗连芬第一次走进村里,就给村民立下誓言,“不管你们有任何事儿都可以找我,只要我能办,我一定尽力。”她住在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即便是为群众办理户口、结婚证等等小事,但在群众看来都是大事。
作为第一书记的她帮群众办理力所能及的小事,不仅让群众高兴了,还赢得了民心。
她是上下协调的联络员
罗连芬认为,第一书记其实是上级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到的是上传下达的作用。她竭力做到向上协调相关部门帮扶,向下整合项目和资金,结合“三严三实”,充分发挥雷波县“厨房式”工作法的理念,助推该县精准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至目前,她通过协调县委宣传部,为村里购买了10000余元的新桌椅,让群众再也不用蹲在地上或站着开会了;在县委组织部,协调了10000余元的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让贫困群众聚在一起观看电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从县农牧局协调80万元的圈舍修建项目,为该村养羊户修建标准的羊圈;在县国土局协调资金30000元,为村民购买集体厨房用品,让村里群众办喜事或丧事时有了足够的餐具……
“我们对罗书记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到2018年,我们村里的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村民海来阿合兴高采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