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医药--中华医药中的一颗闪亮明珠
作者:王维华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时间:2016-04-25 17:31:04 阅读量:
阿子阿越为病人切脉。
阿子阿越耐心教导徒弟。
装药的各种器具。
继苗药、藏药之后,我国第三大民族医药
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医药,一个让多数人颇感陌生的词汇,但说到云南白药、排毒养颜胶囊、紫灯颗粒……这些中成药,很多人都知道,可你知道吗,这些药均来自彝医药。并且,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了彝医药。彝医药在彝族人的世代繁衍生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彝医药是继苗药、藏药之后,我国第三大民族医药,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的彝医药更是自成体系,在用药方法、药物剂型和品种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
给病人切脉,诊断,开药方……每天上午,位于川兴镇的西昌市彝医药研究所诊疗室有一位身着彝族服装的老彝医在接诊。
她叫阿子阿越,是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医药代表性传承人,不少慕名而来的患者都会提前预约找她看病,家住西昌市高枧乡的高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云肩关节、颈椎疼痛已经多年,曾到不少医院进行过治疗,也找老中医看过,但效果并不佳,反倒是双手开始肿胀起来。“你看我的手,肿得我都快认不出来了。”高云告诉记者,她是通过朋友介绍,才找到老彝医阿子阿越的。因为,她的朋友患有严重的内风湿病,到成都华西医院看病,医生告诉她要终生吃药,但是吃了阿子阿越开的几副彝药,两个月后竟然神奇的治好了。
传承人阿子阿越
一生致力于
保护和传承彝医药
“你看,这是‘牛莫不’,这是‘牛古乌土’。”4月9日,记者跟随阿子阿越来到位于西昌市川兴镇的西昌彝医药研究所,阿子阿越向记者介绍她栽种在院子里的草药。
阿子阿越于1998年创立的西昌彝医药研究所,是一所集科研和诊疗结合的机构。
走进研究所展示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小型的“彝药博物馆”,展示厅陈列着上百种彝药和彝医典籍和几十种捣药、熬药、手术刀等工具,以及研究所研究制作而成的痺痛灵、俄斯此、止痛药等多种胶囊。而在诊疗室里,悬挂着几十面研究所近些年来部分科研成果和阿子阿越关于彝医药的学术成就。其中包括:《彝族医药》、《彝医单验方整理》、《让彝药走向世界》等由世界药学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中医管理局认定和颁发的荣誉。
4月初,由四川省文化厅公布的第六批8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阿子阿越作为彝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名列其中。“古老、神奇、安全、有效”的彝医药,在2011年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子阿越自幼跟随母亲学医,是家族第十六代传承人。她于1974年考入成都中医药学院医学系,系统学习了专业医学知识,从1985年开始,进行彝医药民间单方、验方、秘方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常用药物的拍摄、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等,及时抢救保护了诸多宝贵的彝医药经验与技术。
几十年来,她一共收集了1000多份彝族民间传统医药经验与常用动物、植物、矿物标本,以及1000多个秘方。通过对这些秘方和药物进行反复地科学分析、整理、改进、实验,探索与积累了一些对痛风、风湿、面瘫、皮肤病等多种疑难病症的治疗经验与特效处方。
“近年来,彝医药技术不断成熟,接受彝医药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但是,彝医药保护和传承瓶颈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作为彝医药代表性传承人,阿子阿越说,自己孩子因为从事文艺工作,所以她并没有将家族和医疗技术传承给后代。不过她目前已经收了4个徒弟,其中3人已经在正式的公证处得到公证。
在凉山州,阿子阿越作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位致力于保护、传承彝医药的先行者,在彝医药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已经年近七旬的阿子阿越仍然在为彝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奔波。
彝医药发展现状
走进大学课堂
填补国内外彝医药学科空白
以前,彝医药没有规范化的医药教育背景,执业医师证也很难考得,许多彝族青年认为学之无用,不愿意学习。而且传承的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其中,有一部分流散在民间,多依靠经验口口相传,像阿子阿越这样同时拥有彝药典籍和几十年行医经验的少之又少。
如今,彝医药不再是没有规范化医疗教育背景的传统医药。西南民族大学自2011年开始,经过三年多的筹备,成立了西南民族大学彝族医药研究所,并于2014年开创性地开设了中药学(彝药学)本科专业,开启了彝族文化教育史上彝医药现代教育传承崭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彝族文化教育史上彝医药现代教育传承零的突破。将彝族民间自生自灭的师徒传承创新为国家高等教学体制化的传承,实现彝医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层次的整体传承,从而填补了国内外彝医药学科的空白。彝医药事业从此拉开了现代转型的帷幕,使“古老、神奇、安全、有效”的彝医药智慧体系成功步入了传承、创新、转型、提高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中药学(彝药学)本科专业于2014年9月正式招生,在首批20名学生中,有16名来自凉山州。大学4年的时间里,他们将系统学习《彝医基础概论》、《彝药学》、《彝医方药学》等相关彝医药专业核心课程。学校还聘请了来自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专家、学者和彝医,对核心课程进行专业的讲授。阿子阿越是该专业的重要发起人和客座教授,《彝医基础概论》这门课,就是她主讲。
凉山彝医药
自成体系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自成体系的彝医药文化,在用药方法、药物剂型和品种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而彝族地区产名贵药材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凉山。1942年《西昌县志·产业志》记载,当时仅西昌附近的药材就有达年产数万斤记录。这些药材大量运售川、滇二省内地。例:防风,年2万斤,运售云南;贝母,年4千余斤,运售云南;秦艽,年3千斤,运售四川、云南。猪苓年3千斤;石斛,年5千斤;服苓年3千斤;沙参,年5千斤等。
凉山境内螺髻山的药材也极丰富,曾有人写文:时人谓盖山“多药材,大黄尤盛。”“余甘子,解硫黄毒,州迤西山野遍生。”
凉山地区除有丰富的植物药外,动物药中珍贵的也很多。任映沧《大小凉山开发概论》中记有:“雷马屏峨小凉山各地皆产鹿。雷波中山坪附近且有以野鹿名坝者。……麝香产小凉山高山中,闻清代夷患平息时,颇多出产。熊胆与鹿茸同,出产颇多。……此外尚有各类毒蛇数十种,闻其毒液亦为药物之良品。”
而且历史上彝医动物药也曾与汉族有过交流。早在《名医别录》中就已指出彝区之永昌、益州等处产麝香、犀角。20世纪40年代,在凉山彝区考察的学者,也记录了凉山地区盛产的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蛇等名贵动物药。
近年来,随着彝医药技术不断成熟,接受彝医药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彝医药研究在发展、典籍整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彝族医药研究工作人员先后20余次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彝医药资源,采集彝药标本。
“十二.五”期间,凉山州共新建9个县级中彝医院;收集彝医药文献资料31本、单方验方800余方、彝医适宜技术70余种,制作彝药生药标本500余种、蜡叶标本200余种;完成7个国家级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科研课题、1个国家级民族医药文献整理科研课题、2个省局级科研课题,其中,文献整理的《彝族毕摩苏尼医药及适宜技术》荣获国家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民族医药传承贡献三等奖;利用彝医适宜技术治疗9万余人次,培养140名彝医人才。
2005年,凉山州成立了彝族医药研究所,挂靠在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主要职能是对凉山州彝医药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开发,开展民族医药临床服务。2007年,研究所开设了彝医门诊。自开办彝医门诊、彝医科、彝医特色治疗室以来,年就诊人次达1.4万、创收200万元。
凉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