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之凉山州盐源故事

作者:曹衍美 沙辉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8-05-09 12:11:35 阅读量:

  当初夏的暖风吹过,整个凉山大地郁郁葱葱、生机蓬勃,仿佛在昭告脱贫攻坚所带来的崭新气象。

  这一时节,无论是我们的事业,还是投入这一事业的人,都在快速成长。当理想在汗水的浇灌下变为现实,当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放大,信念就愈发坚定,步伐也更为有力。

  就像活跃在润盐大地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他们的故事里,所有跋山涉水的艰苦都是风景,每一分辛勤耕耘的汗水都绽放着光芒。

  在盐源县8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2个贫困村、44057名贫困群众分散其中。

  这些贫困村,大多位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基础条件落后、物资匮乏、信息闭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此艰苦的工作条件,对带头实施精准扶贫的干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信念坚定、驻村履职、吃苦耐劳、素质全面。因此,盐源县坚持从优选派、大胆用人的原则,动员全县帮扶单位力量,选派了380人,包括39名后备干部和递进培养对象在内的258名驻村工作队员,组成了122个驻村工作队,充实到122个贫困村。

  正是这群可敬可爱的驻村工作队干部们,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在脱贫攻坚一线创造出巨大的民生福祉。他们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融入这片土地,在真帮实干、扶贫扶智的同时,也丰厚了自己的人生。

  巫木河村巨变的背后

  2016年7月,盐源县林业局的年轻干部李昌军被选派到巫木河村当“第一书记”,同时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第一次到村上,李昌军就遭遇了一整天的大雨。那时,从乡上到村里只能步行,途中还需要淌水渡过一条小河。等过完河,李昌军全身都湿透了,又冷又乏,不禁打起来退堂鼓:“这工作也太难了,累且不说,还很危险。”

  但是,当他们赶到目地时,现场一幕让李昌军惊呆了——当地老乡为他们升起了温暖的火、烤上了土豆,备上了干净的衣服。还没等李昌军一行表达谢意,乡亲们真诚的话语就将他们包围了:“领导们、小伙子们,你们可真行!”“走这么远的山路,没摔着吧?”“一定很累了,快换了衣服过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透过这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我能感到乡亲们的淳朴善良,更能感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我无法辜负这种信任和期望,所以我必须留下来。”

  修新房、修村民活动室、修民俗坝子、修便民桥……一年多来,李昌军参与并见证了巫木河村的巨变,其中的艰苦付出可想而知。但是,每当他站在远处的山坡上眺望,看到那崭新漂亮的房子顺着巫木河地势呈梯形排列在蓝天白云下;看到那别具民族特色的锅庄舞广场和配备了健身器材的运动场;看到那穿行在巫木河水桥面上的人和车辆,就会感到无比幸福,所有的奔波、操劳和艰辛都烟消云散。

  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后,村里出现了新的矛盾。“由于当初精准识别评定贫困户时,大家的经济收入都差距不大,被评为贫困户的,享受了很多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而当初只因多一羊或一头猪就没被评上贫困户的,其获得感相对就小了很多。”面对村里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李昌军并没有一味地讲大道理和对认识产生偏差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客观冷静地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整理出矛盾最为集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巫木河村驻村工作队在李昌军的带领下逐家逐户进行再走访。他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详细记录群众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对非贫困户进行政策宣讲及感恩教育。

  “也许修房子的时候,你们得到的补助要低一些,但你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路修好了,桥架起来了、水电网络通了,集团经济发展起来了,幼儿园建起来,所有的村民都同样从中受益了。”

  “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没得到的,要更多地去看自己得到的。不管得到了多少,都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都是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帮助。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就会陷入‘等、靠、要’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力更生,更不可能将日子越过越红火。”

  ……

  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像洒向乌云的阳光,穿透阴霾,不仅拨开了村民们心中的误解,更带来了自信和动力。如今,村里许多彝族家族中具有威望的头人也参与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来,整个村庄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产业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好。

  西沟村:发展产业遇到新问题

  2016年1月,县法院年轻干部张雪凇来到西沟村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2016年底,就带领西沟村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使该村摘下了贫困帽子,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州乃至全省的“优秀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

  荣誉在身,张雪凇却并未“功成身退”,而是乘胜追击、继续向前。在2017年驻村第一书记大轮换时,张雪凇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带领村民按照绘就的蓝图继续奋斗。

  2017年初,通过多方考察,张雪凇引入农业公司在村里发展了2个生态蓝莓园,共计20亩,并通过财政奖补、公司出资、村民出土地和劳动,成立了“企业+农户+基地”模式的产业合作社。

  由于经果产业收益期较长,第一年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而且两个蓝莓园之间相距近一公里,生产管理上很难实现同步。时间一长,在收获还没有到来,果园管理又缺乏定期回访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出现了。其中一个生态园的种植户认真负责,管理到位,因此蓝莓长势良好;而另一个的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最需要投入劳力时,放任苗木受旱受涝,导致其成片死亡,连花都被牲畜啃了。看到问题果园的损失,张雪凇非常着急,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到现场指导,不料负责这个蓝莓园的生产农户却提出让公司增加分红股份的要求,否则拒不劳动。

  面对这一违反合作协议的要求,张雪凇并未像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最初那样想方设法提供帮助,而是立刻拒绝了。他对负责管理该果园的农户们说:“无论是帮助贫困户修房修路,还是为你们跑项目要资金找企业帮助,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有自己的产业基础、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富起来。现在,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了,如果还是一遇到困难就想别人来解决,一说到利益就希望不劳而获,甚至在产业合作中不遵守约定,那我们前面做的努力都没有意义了,你们也不可能真正脱贫致富!”

  拒绝了问题果园管理农户的要求,张雪凇并没有撒手不管。在他看来,坚持原则和批评教育,也是驻村帮扶工作的一项,其目的还是为了让乡亲们走正确的致富路、自力更生求发展。于是,他第一时间主持召开了村两委会,针对争议果园提出三种方案:一是请公司收回问题果园,由公司自行管护,村民不再享受分红;二是收归村民委员会所有,由全体村民组织生产管护,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移栽苗木,将成活的苗木整合,园内土地退耕,对合作社农户通报批评,作退社处理,并追索损失。最终,经村两委一致认可,报乡党委领导批准,选择方案三。经过移栽,整合后的蓝莓园再现勃勃生机,今年有望收获第一季鲜果。

  张雪凇说:“扶贫本就是一个转变的过程,从环境到人文,很难一蹴而就。对于一些思想观念落后的贫困群众,我们要在发展中逐步去改变他们,通过引导他们亲身感受自我发展的成功喜悦和失败教训,从而快速成长起来。这项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基础扶贫、物质扶贫更重要。但我相信,只要本着一颗公正、真诚的心,用换位思考的心态看待矛盾、用客观的视角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妥善解决我们前进中的困难,最终赢得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唤醒他们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少误会和埋怨,我都无怨无悔!”

  三家村:唱响精神脱贫新旋律

  盖租乡三家村在2017年12以前还是一个贫困村。十年前,交通、水、电、网样样受限制,从县城运输农资到村上需要四个多小时。

  2015年8月,盐源县委宣传部选派年轻女干部曹衍美担任该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扎根在此推进脱贫攻坚。自帮扶以来,三家村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628.53万元,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三家村已经顺利脱贫,正积极投入到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的工作中。

  “我们三家村物质上已经脱贫了,但更需要精神上的脱贫。现在,我们单位又派出了两位‘战友’到三家村驻村帮扶,对创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帮助很大。”据曹衍美介绍,派出的一名队友叫沙志超,他是县里的文艺青年,经常在村里开展文艺活动,如组织村民跳达体舞、广场舞,培养文艺骨干等,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还有一名队友叫李万智,他已经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几年,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且精通彝学,在占70%以上彝族的三家村里,备受欢迎。“无论是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普及国家惠民政策,还是开展‘感恩教育’,李万智都是用彝汉双语给村民讲的。”曹衍美认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驻村工作的方法更好,力量更大,效果也越来越好了。

  据悉,盐源县委宣传部还结合实际,为三家村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做出了一套详细的规划,提出以党建和文化扶贫为抓手,引领群众全力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思想观念转变和“四好”家庭创建工作。同时充分发掘村内多民族共居、共同包容相互渗透的文化资源,采取传统文化加创新融合的方式,发挥村思想文化建设对脱贫攻坚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不断巩固贫困群众物质脱贫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精神脱贫,争取通过努力,让三家村成功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成为民富、村美、人和的新农村。”谈到对三家村的持续帮扶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勇充满了信心。

  确保脱贫攻坚生力军的战斗力

  “驻村干部是脱贫攻坚战中强有力的生力军,是带领贫困群众顺利脱贫的主力军,他们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

  如何选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干部,盐源县认识统一、标准明确、管理规范。

  选人精准

  为着力解决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盐源县坚持用选拔后备干部的标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员,对选派人员进行前期摸底调查情况,全面研判、综合排名工作队所有成员的适应能力、履职能力、胜任能力。凡不胜任的成员,紧逼派驻单位更换。同时新拟定了《盐源县第一书记召回撤回制度》,每季度组织“五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督查,且不定期进行暗访。目前,该县约谈帮扶不力的5名县领导、6名帮扶单位负责人、6名第一书记、6名驻村农技员和11个乡镇党委书记。

  注重培养

  任凌霄是盐源县长柏乡白杨村的“第一书记”,是该村驻村工作队的“班长”。他已经参加了县级层面开设的主体班和读书班,“我确实在这个培训班上学到不少,尤其是在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上,受益匪浅。”

  为了不断提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能力,盐源县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技员4500余人次,还建立了“第一书记”QQ群、微信群,在“先锋盐源”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平台,确定梅雨镇金山村易地搬迁工程、下海乡龚家沟村集体经济等一批示范点,不定期组织“五个一”帮扶力量学习参观。目前,该县已相继推荐27人参加省、州举办的各类示范培训班。

  激励保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干得好的一定得提拔、表彰。”这是在驻村工作中人人知晓的事情。为了提高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盐源县出台了《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今年,提拔重用第一书记4名、驻村干部13名,推荐省委表彰先进帮扶单位2个、优秀第一书记3名、优秀驻村干部2名、优秀驻村农技员3名,推荐州委表彰优秀第一书记6名,县委评选表彰优秀第一书记10名。陈宏就是被提拔的“第一书记”,他之前是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由于在担任棉桠乡核桃园村“第一书记”期间表现优秀,被评为“省级优秀第一书记”,今年已被提拔为县卫计局副局长。(曹衍美 沙辉)

上一篇:2018年凉山州木里藏区新居1至3月“春季攻势”工作推进情况
下一篇:邛海湿地景区6座旅游公厕“上线”
凉山图片
1954年的德昌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合影照
1954年的德昌县第一届人
【彝人肖像】一组凉山州布拖县彝族葬礼中的人物
【彝人肖像】一组凉山州
回味2008年那场西昌的大雪
回味2008年那场西昌的大
凉山州会理县2015年第一场雪
凉山州会理县2015年第一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百年凉山老照片第二组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百年凉山老照片第一组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
四川凉山泸沽湖秋日星空
四川凉山泸沽湖秋日星空
西昌城西生态公园
西昌城西生态公园
一周阅读排行榜
视频关注排行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合作联系 | 广告咨询

始于2008年 凉山在线 www.ls520.net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19630号 凉山州网监备案号:51340003001212

联系电话:0834-2596961 电子邮件:515299333@qq.com 联系 QQ:418311737 QQ:515299333

欢迎商家、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朋友与本站合作,共赢未来! 联系地址:西昌市尤家屯安置小区21单元1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