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用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

作者:聂学明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6-03-22 09:45:59 阅读量:

90651458605768812.jpg 

马铃薯机播现场。汪庆宽 摄 
87861458605768828.jpg 
 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探索欲。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会东县抓住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创新创业组织建设、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立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优化创新环境,积极探索用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会东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稳居全州前列,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6.4%。“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省级科普先进单位”……科技工作的长足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空前繁荣,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培育创新载体 提升产业能级

  没有大专院校,没有科研院所,没有“高精尖”人才支撑,会东创新源“先天不足”。会东是如何弥补先天不足,用科技发展富民强县的呢?该县结合实际确立“政府扶持载体,载体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升级产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把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作为“牛鼻子”来抓,以求补齐创业源先天不足的短板。

  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该县通过努力,搭建起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企业研发机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等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技术平台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集成与互动。会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持,通过联合申报、共同建设的方式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截至2015年底,该县先后建成了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会东松露研发中心、满银沟矿业研发中心、鑫联选矿实验室、会东县职业技术学校、阿里巴巴会东农商平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

  目前,上述平台均已进入运行阶段,正通过合作研发、共建载体、转移成果、引进人才、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县内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

  “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会东县科知局局长李忠友说,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实现创新创业的基础性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培育-提升-壮大-求强”的思路,不遗余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特色产业。

  鑫联公司就是成功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成功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州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2015年,鑫联公司与昆明理工大学就炭质板岩型铜矿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其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该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加大农业技术攻关力度。每年设立60万元的县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在农产品(食品)加工、特色养殖、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重点攻关。

  2015年,会东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大放异彩。兴建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签订《魔芋干片加工技术及设备交易合同》,山松农业和省农科院签订了《块菌示范基地建设协议》,会东国际松露研发中心和意大利签订了《松露引种协议》。

  同时,会东县拉玛酒业、茧丝绸公司、西攀阳光、堵格牲畜交易市场等20多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9家已通过认定。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增强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会东在创新的路子上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创业纳入法制化轨道,毫不动摇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通过依法管理、强化教育、注重调解、立足保护的方式,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专利申请,为创新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专利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鼓励企业创新,该县积极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职工教育经费抵扣、加计扣除、取消计税工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企业头上,充分促进企业减负增效,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自2014年11月出台《专利申请资助办法》后,该县每年设立5万元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对在县内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给予2000-3000元/件的一次性资助。另外,还设置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奖,仅2014年就表彰县级科技进步奖12项,科技人员62人。

  2015年,在确保各类科技经费到位的前提下,投入各类科技经费236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暨专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科技普及等方面。激发了大众的创新创业热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争着当“发明家”,专利申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015年,会东专利申请量达2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达19件,年均增长375%。截止目前,该县专利总数达到了52件,其中不少专利技术已投入生产,正发挥着效益。

  培养集聚人才 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如果说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是创新的引擎,那么人才就是创新的动力之源。会东为保持良好的科技创新势头,在打造好引擎的同时,不拘一格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不断为创新注入动力。

  “要把吸引、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忠友说,人才引进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才能促进优质科技资源向会东集聚。

  2015年,会东对外引进科技创新人才62人,其中24人已经在创新岗位上工作,38人签订了意向性服务协议。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在职科技人员的创新素质,全县181名在职干部到北大、清华、浙大、川大、国家行政管理学院进行创新业务再培训。

  县级培训机构也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就地培训,党建创新管理、SYE青年创新人才、农牧民创业带头人……全年共计培训各级各类人才835人次。

  其中,不少创业人才,通过培训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创新舞台上大放异彩。大崇镇崇兴村村民邹蔼福就是其中之一。

  邹蔼福现年40岁,从事农业种植已有20个年头。20年厚积薄发,他从初中生晋升为农技师,不但办起了家庭农场,还成立了万福早市蔬菜专业合作社。

  邹蔼福对科技创新的“威力”深有体会,他正从中尝着甜头。2015年,他们合作社培育的盆栽番茄和盆栽辣椒大获成功,产品远销西昌、成都,仅此一项就为合作社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全国科普带头人”的荣誉加身让他笑逐颜开。

  此后,他的创业、创新热情更胜从前,又继续在新街镇马龙村流转土地600亩,重点种植番茄、马铃薯、魔芋、蔬菜,试欲持续扩大战果。

  “我们搞创新示范,科知局会给予补助,有了成果属于自己的,所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邹蔼福说,搞科研创新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他一口气向科知局申报了高海拔礼品西瓜栽培、高寒地区设施番茄高产示范、盆栽蔬菜等三个科技创新项目,如果获得成功不仅能给他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同时也能带动周边群众参与。

  科技创新效益日益凸显,会东干部群众创新热情日益高涨,小康路上会东将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业营造小康,用创新为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本报记者 曹云涛


  会东:“五个严格”抓实烟叶生产

  本报讯 2016年,会东县烟叶生产收购过程将以合同管理为主线,立足“五个严格”,严把关键环节和节点,确保会东烟叶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烟叶质量再上台阶。

  严格计划管理。严格落实26.46万亩、73万担烟叶种植收购计划,分乡下达国内和出口备货“两个计划”,分农户签订“两个计划”种植收购合同,逐步淘汰5亩以下种植户。优化区域布局,全部实现片区规划、集中种植、一点一品,坚决杜绝劣杂品种和自留种。

  严格合同管理。严把合同签订程序,严把合同公示原则,严把面对面签订关,把下达的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公平、公正的进行分配落实,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杜绝代签合同、代按手印、转借合同、异地签订等不规范行为,提高合同签订准确率,维护合同严肃性。

  严格精益管理。围绕卷烟品牌的原料需求,以烟叶质量特色提升为中心,加大技术攻关,完善技术规程,提升特色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两肥一工程”,持续开展烟区土壤综合治理,抓好烟叶成熟采收采烤、烟用地膜污染治理及烟叶农残控制等工作,提升会东烟叶核心竞争力。

  严格收购管理。严格执行合同收购和国家标准收购,坚持以纯度质量为中心,做到“收准、收稳、收纯”;严格执行价格政策,及时兑现烟农合同内烟叶收购款;严格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大执纪执法工作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烟农利益。

  严格过程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对烟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同时,强化检查考核,保障技术队伍对烟农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服务质量,重点考核乡镇面积落实、品种控制、合同签订、烤房建设、规范收购等情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技术标准落到实处。

   
 

上一篇:德昌角半村:樱桃别样红 放歌奔小康
下一篇:美姑:开展第三批“一村一幼”辅导员培训
凉山图片
1954年的德昌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合影照
1954年的德昌县第一届人
【彝人肖像】一组凉山州布拖县彝族葬礼中的人物
【彝人肖像】一组凉山州
回味2008年那场西昌的大雪
回味2008年那场西昌的大
凉山州会理县2015年第一场雪
凉山州会理县2015年第一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百年凉山老照片第二组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百年凉山老照片第一组
会理县档案局有一套来自
四川凉山泸沽湖秋日星空
四川凉山泸沽湖秋日星空
西昌城西生态公园
西昌城西生态公园
一周阅读排行榜
视频关注排行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合作联系 | 广告咨询

始于2008年 凉山在线 www.ls520.net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19630号 凉山州网监备案号:51340003001212

联系电话:0834-2596961 电子邮件:515299333@qq.com 联系 QQ:418311737 QQ:515299333

欢迎商家、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朋友与本站合作,共赢未来! 联系地址:西昌市尤家屯安置小区21单元1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