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人:你知道邛海肥皂吗?
作者: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8-06-11 15:12:33 阅读量:
邛海肥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昌日化厂肥皂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冷文浩提供
60年老品牌,是一种态度和坚守
“家有邛海,洗衣不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邛海肥皂几乎是西昌市民唯一的洗涤用品,洗头、洗脸、洗澡、洗衣服都是用它。可以说一块肥皂洗天下,邛海肥皂,就像肥皂上凸起的“邛海”两个字一样,深深烙在西昌人的记忆中。
创办于1951年,西昌日化厂所生产的“邛海肥皂”曾是国、省优产品,多次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匾牌、“轻工部特优产品”等荣誉。那些年,邛海肥皂不光受到西昌本土消费者的喜爱,还深受外地市场的青睐,销往云南、攀枝花等地,并一度出现“一皂难求”供不应求的热卖景象。
市场风云激荡,60年后,邛海肥皂的消费市场被立白、雕牌等全国大品牌挤占,但仍默默坚守,受到部分老用户的眷恋和钟爱。
邛海肥皂是西昌日化厂的明星品牌。该厂位于西昌下马水河巷2号。建于1951年,原名西昌地区裕民工厂,生产肥皂、皮革等,有职工150多人。1985年1月,该厂下放给西昌市,更名为西昌日化厂。当年,研制成功肥皂粉,自行设计制造年产500吨常压干燥高效低泡肥皂粉生产线,所产肥皂粉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89年,生产肥皂6212吨、精甘油214吨,实现利税298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53型泸山牌肥皂被轻工部评为全国优质产品。1990年,投资310万元,对制皂车间、肥皂、香皂、肥皂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年生产能力达到肥皂1万吨、精甘油400吨、电粉1000吨、洗涤剂200吨。产品除供应州内,还销往攀枝花、云南等地。
1990年代末,西昌日化厂更名为西昌市日化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主要包括透明皂、消毒皂、清洁皂、肥皂粉等。
文/图 本报记者 江滢
“孙老板,有没的邛海肥皂?”
“没的,有雕牌和奇强,要不?“
“不要不要,只要邛海肥皂。”
“都是一样的肥皂嘛,为啥子定着就要邛海肥皂哦?”
“我女儿生老二了,我要买回去给奶娃儿洗尿片儿,邛海肥皂是碱做的,用起放心些,其他牌子的不晓得加了些啥子。”要买肥皂的是62岁的吴大妈,家住西昌宁远桥,在孙老板家的小卖部没有买到邛海肥皂后,吴大妈又接连跑了附近的几家日杂百货店,最后终于买到一块邛海肥皂满意地提着回家了。这一天是6月1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欢乐的日子,对于吴大妈来说,更是个高兴的日子。她把对迎接一个新生命的欣喜之情,把对儿孙充满母性的爱,揉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凝进一块小小的邛海肥皂内。
长条形、淡黄色、中间两个醒目的凸起的“邛海”字,这样的邛海肥皂形象,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昌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现在要在西昌市面上买到一块邛海肥皂,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但像吴大妈一样钟情于邛海肥皂的老西昌人,仍然还有那么一部分,因为邛海肥皂放心好用的印象,早就刻进了他们的脑海里。
作为西昌目前尚存的为数不多的老品牌之一,“邛海肥皂”至今已有67年的制造历史。六十多年来,虽历经风雨,但依然坚守着那一份对品质的“执着”。“牌子是老的,手艺是传统的,但设备和管理却是崭新的。”
“家有邛海,洗衣不愁。”在老一辈西昌人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可是,曾几何时,家里那块土黄色的邛海肥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洗衣粉、洗衣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邛海肥皂几乎是西昌市民唯一的洗涤用品,洗头、洗脸、洗澡、洗衣服、洗抹布都是用它,可以说一块肥皂洗天下,邛海肥皂,就像肥皂上凸起的“邛海”两个字一样,深深烙在了几代西昌人的记忆中。
罗聪(化名)老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昌日化厂工作。回忆起邛海肥皂的辉煌岁月,77岁的老人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那时候,我们年产量400多吨的邛海肥皂,仍然是供不应求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要说邛海肥皂“一皂难求”毫不夸张。“提货的车从车间一直排到了厂门口,足足有好几百米远。”说起当年提货的壮观场景,罗聪老人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那时,厂子里实行的还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机器24小时不停机,甚至好几年春节我们都没有休息。”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当年,因为邛海肥皂太紧俏,产品经常供不应求。“邛海肥皂也叫粗皂,正名叫洗衣皂。洗衣皂顾名思义就是洗衣服用的,这跟其他香皂在制作要求上有所不同,碱含量需稍微高一点,这样去污渍能力强一些。那时候,云南、四川、攀枝花、我们州内会理益门铁矿、医院、学校、食堂都使用我们的肥皂。我们还因此获得了制造业第一名的殊荣”罗聪说道。
据了解,西昌日化厂1951年创办,所生产的“邛海肥皂”曾是国、省优产品,并多次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办法的《优质产品证书》、《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匾牌、“轻工部特优产品”、“97年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98年质量承诺无投诉单位”等荣誉。

60年老品牌,是一种态度和坚守
“家有邛海,洗衣不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邛海肥皂几乎是西昌市民唯一的洗涤用品,洗头、洗脸、洗澡、洗衣服都是用它。可以说一块肥皂洗天下,邛海肥皂,就像肥皂上凸起的“邛海”两个字一样,深深烙在西昌人的记忆中。
创办于1951年,西昌日化厂所生产的“邛海肥皂”曾是国、省优产品,多次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匾牌、“轻工部特优产品”等荣誉。那些年,邛海肥皂不光受到西昌本土消费者的喜爱,还深受外地市场的青睐,销往云南、攀枝花等地,并一度出现“一皂难求”供不应求的热卖景象。
市场风云激荡,60年后,邛海肥皂的消费市场被立白、雕牌等全国大品牌挤占,但仍默默坚守,受到部分老用户的眷恋和钟爱。
邛海肥皂是西昌日化厂的明星品牌。该厂位于西昌下马水河巷2号。建于1951年,原名西昌地区裕民工厂,生产肥皂、皮革等,有职工150多人。1985年1月,该厂下放给西昌市,更名为西昌日化厂。当年,研制成功肥皂粉,自行设计制造年产500吨常压干燥高效低泡肥皂粉生产线,所产肥皂粉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989年,生产肥皂6212吨、精甘油214吨,实现利税298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53型泸山牌肥皂被轻工部评为全国优质产品。1990年,投资310万元,对制皂车间、肥皂、香皂、肥皂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年生产能力达到肥皂1万吨、精甘油400吨、电粉1000吨、洗涤剂200吨。产品除供应州内,还销往攀枝花、云南等地。
1990年代末,西昌日化厂更名为西昌市日化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主要包括透明皂、消毒皂、清洁皂、肥皂粉等。
文/图 本报记者 江滢
“孙老板,有没的邛海肥皂?”
“没的,有雕牌和奇强,要不?“
“不要不要,只要邛海肥皂。”
“都是一样的肥皂嘛,为啥子定着就要邛海肥皂哦?”
“我女儿生老二了,我要买回去给奶娃儿洗尿片儿,邛海肥皂是碱做的,用起放心些,其他牌子的不晓得加了些啥子。”要买肥皂的是62岁的吴大妈,家住西昌宁远桥,在孙老板家的小卖部没有买到邛海肥皂后,吴大妈又接连跑了附近的几家日杂百货店,最后终于买到一块邛海肥皂满意地提着回家了。这一天是6月1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欢乐的日子,对于吴大妈来说,更是个高兴的日子。她把对迎接一个新生命的欣喜之情,把对儿孙充满母性的爱,揉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凝进一块小小的邛海肥皂内。
长条形、淡黄色、中间两个醒目的凸起的“邛海”字,这样的邛海肥皂形象,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昌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现在要在西昌市面上买到一块邛海肥皂,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但像吴大妈一样钟情于邛海肥皂的老西昌人,仍然还有那么一部分,因为邛海肥皂放心好用的印象,早就刻进了他们的脑海里。
作为西昌目前尚存的为数不多的老品牌之一,“邛海肥皂”至今已有67年的制造历史。六十多年来,虽历经风雨,但依然坚守着那一份对品质的“执着”。“牌子是老的,手艺是传统的,但设备和管理却是崭新的。”
“家有邛海,洗衣不愁。”在老一辈西昌人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可是,曾几何时,家里那块土黄色的邛海肥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洗衣粉、洗衣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邛海肥皂几乎是西昌市民唯一的洗涤用品,洗头、洗脸、洗澡、洗衣服、洗抹布都是用它,可以说一块肥皂洗天下,邛海肥皂,就像肥皂上凸起的“邛海”两个字一样,深深烙在了几代西昌人的记忆中。
罗聪(化名)老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昌日化厂工作。回忆起邛海肥皂的辉煌岁月,77岁的老人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那时候,我们年产量400多吨的邛海肥皂,仍然是供不应求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要说邛海肥皂“一皂难求”毫不夸张。“提货的车从车间一直排到了厂门口,足足有好几百米远。”说起当年提货的壮观场景,罗聪老人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那时,厂子里实行的还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度,机器24小时不停机,甚至好几年春节我们都没有休息。”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当年,因为邛海肥皂太紧俏,产品经常供不应求。“邛海肥皂也叫粗皂,正名叫洗衣皂。洗衣皂顾名思义就是洗衣服用的,这跟其他香皂在制作要求上有所不同,碱含量需稍微高一点,这样去污渍能力强一些。那时候,云南、四川、攀枝花、我们州内会理益门铁矿、医院、学校、食堂都使用我们的肥皂。我们还因此获得了制造业第一名的殊荣”罗聪说道。
据了解,西昌日化厂1951年创办,所生产的“邛海肥皂”曾是国、省优产品,并多次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办法的《优质产品证书》、《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匾牌、“轻工部特优产品”、“97年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98年质量承诺无投诉单位”等荣誉。
凉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