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永郎农民的早市蔬菜“致富经”
作者:邝义权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5-05-05 17:23:42 阅读量:
蓝天白云下,在德昌县永郎镇永进村内,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村道两旁,小洋楼、白墙青瓦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田间地头,一排排、一垄垄颜色鲜艳的早市蔬菜在阳光的映衬下艳丽迷人,田野里到处瓜果飘香,沁人心脾。
找到致富路
早市蔬菜初成规模
4月21日,呼吸着乡野清新的空气,永进村的村民们,早已在蔬菜田里忙碌开来,干活的人们正手脚麻利地摘着早市蔬菜。
“今年收入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盘点近段时间的收获,德昌县永郎镇永进村村民蒋建华笑得很灿烂,他这一季的早市蔬菜已卖了近3万元。蒋建华身边的箩筐里,刚摘下的新鲜蔬菜,鲜嫩、水灵灵的,“这种四季豆是我们去年才引进的新品种,一般4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你看这种叶子菜长势就比较好,土壤和肥料以及管护在种植中都相当重要……”正在早市蔬菜地里摘早市蔬菜的蒋建华带着记者东看看,西瞧瞧,蔬菜地里种植的各种各样的特色蔬菜,让记者感到新奇,在一排排长势茂盛的绿色植物面前,蒋建华充满了自信。
永郎镇地处安宁河地带,以农业生产为主,一直以来甘蔗、蚕桑都是主导产业。而近年来因受蔗糖市场低迷的影响,村民收入减少。
要富裕农民,路在何方?永郎镇良好的光热资源、水源成了当地最宝贵的财富,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早市蔬菜,给永郎人又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这几年,我们每年都在种植早市蔬菜,不仅让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还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早市蔬菜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谈起收益,村民蒋建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为种植早市蔬菜,家里经济状况比以前好多了,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升。现在电视机、洗衣机、手机、摩托车等等都有了;不仅在永郎街上建起了楼房,用上国家补贴的5万元,共花了11万元买了一辆东方红旋耕拖拉机从事机耕作业,每年又可以增收6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
蒋建华是德昌农民依靠早市蔬菜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通过长期的精心培育,永郎镇的早市蔬菜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另一大支柱产业。
据了解,永郎镇早市蔬菜种植面积约2000亩,产值约3000余万元,己成为当地群众增产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目前主要以蕃茄、四季豆、海椒、黄瓜为主体的早市蔬菜架构。
以科技为先导
提高产业附加值
面对这一发展机遇,针对以前种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市场信息掌握难,订单蔬菜偏少,规模化、区域化生产程度还有待提高的情况。在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方面,德昌县积极应对。
近年来,德昌县委、县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势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大力鼓励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将早市蔬菜产业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来抓。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德昌县农科局全面加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早市蔬菜特色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建基地。目前,在德昌县永郎镇、锦川乡、小高乡等地宜种地区建立早市蔬菜基地10000亩。政府在资金投入,科技服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给予优惠扶持,经常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村里培训早市蔬菜等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更多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农村致富新技术,指导农民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
建立早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科技步伐。已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为依托、以村组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并探索出栽培管理经验。严格做到工作统一部署、品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害统一防治的“四个统一”。搞好技术指导、规划,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技术问题。强化市场引导,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在名、特、优、新上狠下功夫;提高产品质量,靠质量赢得消费者信任,进而把德昌早市蔬菜推向成都、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
当下,尝到早市蔬菜甜头的村民,正在田野里忙碌着,一车车蔬菜不断从永郎运出,一沓沓钞票装入农民腰包。蔬菜地里村民的笑容,正传递着自信和丰收的喜悦。
下一篇:凉山港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行业审查
凉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