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上的凉山打渔郎
作者:杨玲玲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2015-04-20 17:30:09 阅读量:
曾经他是名不经传的打工仔,曾经他是身价百万的大老板。孰知世事难料,一夜之间他会从事业的高峰跌倒最初的起点,转瞬从百万富翁落到现在的一穷二白。尽管事业跌宕起伏,但他的信念始终不变:外面的天地更广、外面的机遇更多,哪怕外面的生活再苦,他也要在外面重新创造一个精彩的世界,他叫林光春!
生活所迫离家闯荡
现年51岁的林光春,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西昌市兴胜乡团结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00年以前,林光春除了耕种家里的一亩三分田外,还是乡广播站的一名临时广播员,主要负责兴胜乡广播站的维护、修理工作,每月有300元工资。
虽然当广播员的收入不高,但稳定能照顾家庭,林光春一干就是8年,他曾心想,如果不出意外会继续将这份工作好好做下去。
可意外真的就发生了!
2001年,随着西昌广播事业的发展和改制,像林光春这样的村级临时广播员被一刀切全部解聘了。面对突然下岗,时年38岁的林光春一时难以接受,而更现实的问题是,家里的父母、妻女全靠他一人养活。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一下仅靠种田维持,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更是难以为继。
“下岗就下岗吧,实在不行外面去挣钱!”就在林光春沮丧不已之时,同村一外地来倒插门的女婿小翟鼓动林光春出门打工挣钱。开始林光春还是犹豫自己身无一技之长,出门能做什么呢?但想想一家人数张嘴,就等着他这一大男人挣钱回来吃饭,林光春把心一横,告别妻女与同村的8名男子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因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技能,林光春和同乡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建筑工地上做苦力,专门负责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林光春说,鄂尔多斯那地方热起来要命,冷起来更要命。特别是做混凝土浇筑工,工程没有浇筑完工作就不能停,不管是烈日当空的正午,还是寒风刺骨的夜晚,一天在工地上干10-20个小时是常事。
当然,辛苦付出总会有回报。一个月下来,林光春领到了人生第一笔丰厚工资2000元,那是在乡广播站要干半年多的收入。
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林光春务实、能吃苦、为人友善,很快就在鄂尔多斯的建筑企业站住了脚跟。
从打工仔到包工头
在打工过程中,林光春发现外面的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许多工地上却面临工人短缺。于是他思忖着把家乡的亲戚朋友带出来一起打工,一来既能改善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二来相互间又能够相互照应。
2002年,林光春回家过完春节后,带着12名亲戚朋友再次来到他所熟悉的鄂尔多斯打工。当地一名从事建筑工程的工长专门给他们成立了一个班组,由于都是家乡亲友,大家在工作生活上都会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老板很是欢喜,特别奖励了林光春2000元带工费。
初次带工尝到甜头后,多组织人出去打工的念头在林光春脑海里扎了根。
此后,林光春每年都集中主要精力组织人员出去务工,最多的时候达到近500人,最少的时候也200余人,每次输送工人成功,用工方都会参照市场行情马上付清他的组织费用。
很快,林光春在带工上挖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林光春有了承包工程的“野心”,他渐渐开始涉足当地建筑业,承包一些小工程来做,准备赚取更大的财富。
2009至2011年三年间,林光春的工程拓展到天津、北京、山东等地。因大量精力放在了工程项目上,他对劳务输出的兴趣已经不大了,很多时候是由代班在组织输送民工,他只是电话遥控指挥而已。
那几年,西昌的同乡都知道林光春在外面赚着钱了,哪怕他不回家动员大家外出务工。特别是2011年,林光春取得劳务经纪人证书后,西昌西宁、礼州、琅环等乡镇的村民都主动与他联系,要追随他一起在外面挣大钱。
一方面为了解决本乡工友的就业,一方面为了做大自己的事业,林光春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施工队,在主阵地鄂尔多斯承揽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
以前当打工仔时觉得辛苦,等林光春当包工头后整天四处讨要工程款时,才切身体会到包工头并不好当,特别是像他那样的小包工头,只要一笔大点的工程款结不到,就有可能倾家荡产。
百万财富一夜为零
俗话说,人倒霉的时候怕什么就偏偏遇什么。2012年,是林光春人生之中最为灰暗的一年。
这一年,林光春在鄂尔多斯东胜区和康巴什新区的几处工程因泡沫经济破裂,开发商纷纷跑路,他的三百多万元工程款一分没有收到。
林光春的工程款打了水漂,手下的工人们虽是深表同情,但大家还是要找他讨要工人工资。一夜之间,林光春从百万老板落为负债人。
后林光春求助当地政府和人社局,经协调开发商以8000元/m2的价格,抵押3套房子、2辆奥迪车给林光春作为工程款。
而2012年以后的鄂尔多斯已经是一座空城,开发商抵债3套房子有的是烂尾楼,有的已经全部竣工但尚未办理房产证,犹如一个烫手的山芋,接烫手,不接什么也没有。最后,林光春被迫接房。
房子到手后,为了让自己带出去的工人都有工钱拿回家,林光春想方设法卖房,最后以2000元/m2的价格卖出去2套,支付了多数工人工资。而奥迪车因是公司车辆未办理过户手续,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只能自己开着耍。
接下来的日子,林光春死守在鄂尔多斯,一边想尽快将最后一套房子卖出去变现,一边四处寻找之前曾欠他钱的公司和个人要账,一年多过去,一切依旧,房子没卖出去,欠款一分没收回来。
2014年春节,林光春回家过春节,之前部分没有拿到工资的工人这次找上家门来要钱。林光春悄悄将妻子拉一边去,请妻子向娘家的姊妹借些钱来应急。
2014年春节刚过完,林光春匆匆返回鄂尔多斯,继续卖房继续收账。
“这样死等下去根本不是办法,我们还是要另寻出路!”在鄂尔多斯,与林光春同样遭遇的人不少。一位江苏的小包工头告诉林光春,鄂尔多斯的建筑业已经到头了,只有转行才是他们的出路。
多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下打了水漂,转行做生意又需要本钱。听朋友说,近几年在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上钓鱿鱼十分赚钱,只是必须要吃得苦的人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已经年过半百的林光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从头再来去太平洋打渔
从内地到北太平洋需要经过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单边航程需要整整15天才能达到作业点,而且一去就是半年,家人们得知此事后无一不反对。
晕船怎么办?遇上狂风大浪怎么办?淡水供应不上怎么办?人被其它国家扣押了怎么办?父母苦口婆心劝林光春不要去,要他回西昌找一工作过点安稳日子。
可林光春说,外面的天地更广、外面的机遇更多,前怕狼后怕虎,终将一事无成。哪怕外面的生活再苦,他也要在外面重新创造一个精彩的世界,他必须去拼搏!
2014年5月,经体检合格、办理海员证后,林光春和朋友承包了浙江省舟山市一家具有远洋渔业资格的渔业公司渔船,向北太平洋进发钓鱿鱼。
林光春说,他自认为身体很好,刚踏上船时也没其他人那样吐得翻江倒海的。但越向深海走,他才真正领教到大海的厉害:感到天在晃、海在晃、船在晃,人在晃,五脏六腑都在晃。而每天吃的不是冻肉就是鱼,15天后,还没等身体适应过来,就进入作业区开始钓鱼了。
出海钓鱼的渔船上有20人,其中16个钓手,1个船长、1个大副、1个轮机长、1个渔捞长。为了节约成本,林光春在船上既要钓鱼又要兼渔捞长。
钓鱿鱼很辛苦,那是只能在夜里从事的一项工作。渔船船体上挂满了灯泡,海面黑下来后,钓手们就各就各位,各拿着一根与机器相连的钓线,线头上有针伞,放置水平面以下300多米深的海域。鱿鱼看到发光体就会用触须去抓,钓手们一有手感就把上钩的鱿鱼通过滑轮往上拽,有时一只钩一下子钓上几只鱿鱼,而这些鱿鱼小的有半斤,大的有五六斤。
太平洋上没有网络,卫星电话打一分钟要18元,白天光线太强不能钓鱿鱼,工人们就只有在船舱看影碟和睡觉,日子极为枯燥。
北太平洋上钓鱿鱼是季节性的,一般为每年的5月至11月,共半年时间。这期间除轮机手、大副、船长的工资是固定的,半年有8-13万工资外,钓手基本月工资为2000元,每钓一斤鱿鱼又有1元钱,半年下来可挣5万左右的纯收入。
既然钓鱿鱼是一项高收入的工作,为何林光春不把这工作介绍给其它同乡呢?
“辛苦不说,危险性太大了!”林光春说在海上最怕的就是遇上风浪,风浪一来,小小的渔船随时都有被打翻葬入海底的危险。因此,他不想让家乡人冒险。
如果今年运气好,能挣10多万,够偿还欠亲朋好友的债,今后他也不会再去钓鱼了。
但他也不会就这样回西昌,他将一边重拾起劳务输出这老本行,一边找机会做点其他事情,等积累一定财富后再回乡投资发展。
如果运气不好,明年他将继续赴太平洋钓鱼,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凉山人有肯吃苦、敢拼搏的思想精神!
本报记者 杨玲玲
凉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