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呼吁:我们没设“许愿池和捐款箱”
最近,有读者致电热线,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变成了“许愿池”,很多游客在馆内投放零钱,有人甚至将钱放到了表现毕摩文化的塑像上。
毕摩像变“捐款箱” 零钱或被用于做慈善
9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西昌泸山上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一探究竟。结果发现的确如报料人所说,有两尊毕摩塑像的身上堆着很多1元、5毛的零钞,一口表现彝族奴隶制度的锅里也被投放了很多零钞。
记者联系到博物馆副馆长邓海春了解具体情况。邓海春说,这些零钱都是来参观的游客投放的。
“很多人看见雕像就有一种进了寺庙的感觉,只要稍微有点消灾祈福的寓意,都要放一点钱。不仅是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全国各地的景区都存在类似的现象。”邓海春无奈地说。
彝族文化里毕摩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在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在毕摩像上扔钱,游客的初衷也许是希望祈求毕摩保佑,但这样的做法很不文明,也是对彝族文化的不尊重。
邓海春告诉记者:“游客本身是没有恶意的,投放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是一种善举。但是这给我们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破坏了博物馆的布展陈列。而且有些游客把钱从缝隙里塞进展示柜,我们要取出这些钱也很费力。”
邓海春说,博物馆管理人员目前只能采取劝阻的方法。看见有人投钱,就上去制止,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他们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现在我们只能每个月把游客投放的钱收集起来存放,暂时还未确定这笔钱的用向。”邓海春说,这笔钱有可能将定期捐献给慈善机构。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过去采取的是收费参观的模式,自从免门票费后游客量成倍增加,节假日每天能达到四五千人。邓海春说,为了游客自身的安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希望广大游客按照馆内参观须知文明参观。
游客故意逗猴子 每月发生两起以上意外
让邓海春头疼的,不只这一件事,“博物馆免费对游客开放以来,博物管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游客在馆内投放人民币,而是景区内的猴子抓伤或咬伤游客的事件常有发生,每个月都要发生两起以上。”
原来,泸山上有很多野生猴子。随着博物馆游客不断增加,猴子和游客之间的接触逐渐频繁。猴子本身属于野生动物,存在很强的攻击性,但很多游客喜欢把自己手上的零食、水果、饮料等食物给猴子喂食。久而久之,猴子养成习惯,得不到食物的时候,就会自己动手去抢游客手中的东西,从而发生游客被抓伤或咬伤的事。
邓海春说:“泸山上的这些猴子很聪明,专挑体形瘦弱的游客下手,特别是女人和小孩,受到攻击的几率非常大。我们一直不断地告诫游客,不要和猴子接触,以免受到攻击。并且每个星期我们还专门安排一个人来驱赶猴子,让它们和游客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但是有部分游客就是喜欢去挑逗猴子,我们的管理人员有限,有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猴子袭击游客的事件。”
邓海春希望通过新报提醒广大游客,最好不要跟景区内的猴子互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破坏了出游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