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下沉一线督导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及地质灾害工作
作者: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 时间:2021-05-07 15:57:46 阅读量:
面对全州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汛期地质灾害交织期的严峻形势,州自然资源局在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决策部署,在下沉包片区域防灭火一线督落实的同时,迅速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临战状态,强力开展明查暗访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在5月后一手抓森林草原防灭火毫不懈怠,一手抓汛期地质灾害严防死守,以高压力、高态势,采取一系列举措狠抓两项工作。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该局绷紧思想之弦、工作之弦、责任之弦、纪律之弦,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严格落实严管严控措施和全州“五一”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十条紧急措施》,制定下发相关方案,到德昌县乐跃镇、永郎镇、金沙乡21个村,与当地乡、村、组干部群众一道,落实“三林”方针,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杜绝火源上山入林,千方百计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同时,收集整理了“防火通道堵塞”“宣传工具损毁”“火警线卡点存在隐患”等多条具体问题并第一时间反馈乡、镇政府,督促立即整改到位。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该局充分认清今年防灾形势,提前研判全年天气走势和全州隐患情况,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密集召开全州防灾减灾工作专题会议和全州地质灾害防治第一次问题曝光会,曝光了明察暗访中发现的当前地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7个典型问题,并进一步细化调整工作方案,做到地灾隐患排查应排尽排,隐患整改实行清单管理,建立高效、管用的地灾防治推进机制,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同时,通过前期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在全州已排查复核地灾隐患点3910处,划定风险监控区域302个,排查大型水电站库区周边地灾隐患115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地灾隐患160处、森林防火通道等区域次生地灾隐患点216处。保障落实补助资金1370余万元,落实专职监测员4400余人,建成运行专业监测预警点2430余处,开展宣传培训1595场次2.96万人次,开展避险演练1261点次4.79万人次。按时完成了798处专业监测预警、14个县市应急排查、274户避险搬迁、16处加固维护、8处排危除险等2020年灾后重建项目;同步“扫尾式”实施完成了2018年以来安排的治理工程60处、排危除险15个、加固维护7个等防治项目。
5月至10月是主汛期,该局将全员投入防灾减灾工作,全力抓实抓牢地灾防治任务落实,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家园”。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该局绷紧思想之弦、工作之弦、责任之弦、纪律之弦,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严格落实严管严控措施和全州“五一”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十条紧急措施》,制定下发相关方案,到德昌县乐跃镇、永郎镇、金沙乡21个村,与当地乡、村、组干部群众一道,落实“三林”方针,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杜绝火源上山入林,千方百计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同时,收集整理了“防火通道堵塞”“宣传工具损毁”“火警线卡点存在隐患”等多条具体问题并第一时间反馈乡、镇政府,督促立即整改到位。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该局充分认清今年防灾形势,提前研判全年天气走势和全州隐患情况,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密集召开全州防灾减灾工作专题会议和全州地质灾害防治第一次问题曝光会,曝光了明察暗访中发现的当前地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7个典型问题,并进一步细化调整工作方案,做到地灾隐患排查应排尽排,隐患整改实行清单管理,建立高效、管用的地灾防治推进机制,采取超常规举措推进地灾防治项目实施。同时,通过前期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在全州已排查复核地灾隐患点3910处,划定风险监控区域302个,排查大型水电站库区周边地灾隐患115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地灾隐患160处、森林防火通道等区域次生地灾隐患点216处。保障落实补助资金1370余万元,落实专职监测员4400余人,建成运行专业监测预警点2430余处,开展宣传培训1595场次2.96万人次,开展避险演练1261点次4.79万人次。按时完成了798处专业监测预警、14个县市应急排查、274户避险搬迁、16处加固维护、8处排危除险等2020年灾后重建项目;同步“扫尾式”实施完成了2018年以来安排的治理工程60处、排危除险15个、加固维护7个等防治项目。
5月至10月是主汛期,该局将全员投入防灾减灾工作,全力抓实抓牢地灾防治任务落实,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