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全面开展“清卡行动”,立案查处违纪违法干部200余人
作者: 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 时间:2018-07-07 16:11:52 阅读量:
如今,农民手中都有“一卡通”,政府将补助给农民的各项补贴,都直接发放到农民的存折(银行卡)中,发放更加高效准确。
村组采集——村组公示——乡镇初审——县级主管部门和财政等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到代发银行——银行打卡到户……这是当前“一卡通”发放强农惠农补贴的主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各环节依然可能出现问题。
6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凉山州纪委监委获悉,今年以来,凉山州结合省纪委“3+X”专项治理部署,创新开展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清理(简称“清卡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群众欢迎、干部触动、部门警醒、各方关注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州清理发现收集问题线索500余件,立案查处各级违纪违法干部200余人次,清退、追缴资金700余万元。
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
被动查处
上个月,在凉山州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举行了一场村民代表大会,村党支部书记莫某主动在会上做了检讨,“我也是一时糊涂,才将剩余的50亩退耕还林面积登记在了妻子名下,我现在知道错了,恳请大家原谅。”
7月4日,回忆起当天的一幕,莫某说,“当了十年村干部,第一次在大会上做检讨,当时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与莫某一起在大会上做检讨的,还有村委会主任解某和村文书惹某,他们两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起初,我们都以为事情很小,不会被查。”自从这次检讨之后,村民们都知道三名村干部侵占退耕还林补偿款一事。
时间回到今年3月,冕宁县审计局对全县的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据冕宁县财政局审计局局长朱国刚介绍,在对软心沟村进行审计时,发现上述三名村干部一家领取了数十亩的退耕还林补贴,“一般家庭就只有几亩、十亩补贴,他们多出了好几倍,明显存在问题。”随即,审计局将问题线索移交给冕宁县纪委。
据冕宁县纪委调查,2017年,莫某、解某、惹某分别多领取退耕还林补贴2.5万元、2.25万元、1.5万元,用于个人家庭开支。
软心沟村距离冕宁县城51公里,森林覆盖率高。2016年,该村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达1600亩,经村“两委”(即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研究,将退耕还林的指标分配给四个村民小组。在村民小组参与退耕还林面积分配后,莫某、解某、惹某将各组分配后剩余的125亩面积,分别登记到各自妻子名下,各自分到50亩、45亩、30亩。
2018年6月,莫某、惹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解某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违纪所得收缴。对此,莫某等三名村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深刻反思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今后将更加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
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退回侵占退耕还林补偿款的缴款凭证
主动说清
与莫某等三人被查不同,冕宁县青纳乡政府南安村的两名村干部却主动到纪委说问题。“边书记,我们做错事了,来找你说清楚。”6月8日晚,南安村村支部书记冯某和村主任张某二人来到乡政府,找到乡纪委书记边川剑,主动说清了他们侵占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的问题。
“当时分配公益林的时候是我和张村长在负责。我们想,反正群众也不清楚这个事,哪个多分点,哪个少分点,也不会有人发现……”冯某说出了几年来多占公益林面积领取补贴的具体情况。原来在2011年,南安村负责分配本村生态公益林的冯某和张某,二人以看管山林为由,从全村2589.9亩公益林中划出了427.9亩进行私分:冯某名下多了257亩公益林,张某名下多了170.9亩公益林。
2016年,该村文书曾某得知二人多领补贴的事后,便提出自己也要多占一些公益林。为了堵住文书的嘴,二人又从全村农户中扣划出342亩公益林,分给曾某312亩,张某又分得30亩。2017年初村两委换届后,曾某未连任村文书,而得到连任的冯某和张某害怕节外生枝,匆匆将三人名下多占的公益林面积退出,全部均分到全村农户。
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今年5月,按凉山州统一部署,冕宁县全域启动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清理行动,全县上下迅速动员部署,主要围绕“补贴有哪些”“卡在哪里”“钱在哪里”深入全面摸底调查,一场由党委政府负总责,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主责的“清卡之战”全面打响。
一开始,冯、张二人以为“清卡行动”只是走个“过场”,最多清一清2017年的补贴情况。两人还暗自庆幸:还好去年就已经把多占的公益林分出去了!当看到核查组在邻乡邻村越清越细、越清越深,两人坐不住了,一番商议纠结后,相约来乡纪委主动说明问题。
“看到这次‘清卡行动’查的这么较真,我们晓得肯定瞒不住!”冯某一脸懊悔地说。6月9日,青纳乡纪委监委对此案进行了立案调查。据查,2011年至2016年,冯某从多占的生态公益林中违规领取公益林生态补贴20174.5元,张某违规领取13860元,曾某违规领取4602元。6月12日,三人将违规领取的38536.5元公益林补贴资金全部退交到青纳乡纪委。
6月19日,鉴于三人已主动纠错,主动说清问题,并上缴违纪款,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具有从轻情节,经冕宁县纪委研究决定,免于冯某、张某党纪处分,由青纳乡党委、乡纪委对他们进行书面诫勉,对曾某进行批评教育。7月4日,冯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其他村组干部有类似问题的都不要再抱侥幸心理了,主动去纪委说清自己的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清卡行动’震慑作用明显,一些基层干部主动来纪委交代说清问题。”冕宁县纪委书记范洪春表示,截至目前,冕宁县已有13个乡镇的52名基层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说清问题,涉及补贴资金近100万元。
冕宁县青纳乡政府南安村群众查看通告
村组采集——村组公示——乡镇初审——县级主管部门和财政等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到代发银行——银行打卡到户……这是当前“一卡通”发放强农惠农补贴的主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各环节依然可能出现问题。
6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凉山州纪委监委获悉,今年以来,凉山州结合省纪委“3+X”专项治理部署,创新开展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清理(简称“清卡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群众欢迎、干部触动、部门警醒、各方关注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州清理发现收集问题线索500余件,立案查处各级违纪违法干部200余人次,清退、追缴资金700余万元。
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
被动查处
上个月,在凉山州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举行了一场村民代表大会,村党支部书记莫某主动在会上做了检讨,“我也是一时糊涂,才将剩余的50亩退耕还林面积登记在了妻子名下,我现在知道错了,恳请大家原谅。”
7月4日,回忆起当天的一幕,莫某说,“当了十年村干部,第一次在大会上做检讨,当时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与莫某一起在大会上做检讨的,还有村委会主任解某和村文书惹某,他们两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起初,我们都以为事情很小,不会被查。”自从这次检讨之后,村民们都知道三名村干部侵占退耕还林补偿款一事。
时间回到今年3月,冕宁县审计局对全县的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据冕宁县财政局审计局局长朱国刚介绍,在对软心沟村进行审计时,发现上述三名村干部一家领取了数十亩的退耕还林补贴,“一般家庭就只有几亩、十亩补贴,他们多出了好几倍,明显存在问题。”随即,审计局将问题线索移交给冕宁县纪委。
据冕宁县纪委调查,2017年,莫某、解某、惹某分别多领取退耕还林补贴2.5万元、2.25万元、1.5万元,用于个人家庭开支。
软心沟村距离冕宁县城51公里,森林覆盖率高。2016年,该村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达1600亩,经村“两委”(即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研究,将退耕还林的指标分配给四个村民小组。在村民小组参与退耕还林面积分配后,莫某、解某、惹某将各组分配后剩余的125亩面积,分别登记到各自妻子名下,各自分到50亩、45亩、30亩。
2018年6月,莫某、惹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解某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违纪所得收缴。对此,莫某等三名村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深刻反思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今后将更加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
冕宁县麦地沟乡软心沟村退回侵占退耕还林补偿款的缴款凭证
主动说清
与莫某等三人被查不同,冕宁县青纳乡政府南安村的两名村干部却主动到纪委说问题。“边书记,我们做错事了,来找你说清楚。”6月8日晚,南安村村支部书记冯某和村主任张某二人来到乡政府,找到乡纪委书记边川剑,主动说清了他们侵占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的问题。
“当时分配公益林的时候是我和张村长在负责。我们想,反正群众也不清楚这个事,哪个多分点,哪个少分点,也不会有人发现……”冯某说出了几年来多占公益林面积领取补贴的具体情况。原来在2011年,南安村负责分配本村生态公益林的冯某和张某,二人以看管山林为由,从全村2589.9亩公益林中划出了427.9亩进行私分:冯某名下多了257亩公益林,张某名下多了170.9亩公益林。
2016年,该村文书曾某得知二人多领补贴的事后,便提出自己也要多占一些公益林。为了堵住文书的嘴,二人又从全村农户中扣划出342亩公益林,分给曾某312亩,张某又分得30亩。2017年初村两委换届后,曾某未连任村文书,而得到连任的冯某和张某害怕节外生枝,匆匆将三人名下多占的公益林面积退出,全部均分到全村农户。
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今年5月,按凉山州统一部署,冕宁县全域启动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清理行动,全县上下迅速动员部署,主要围绕“补贴有哪些”“卡在哪里”“钱在哪里”深入全面摸底调查,一场由党委政府负总责,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主责的“清卡之战”全面打响。
一开始,冯、张二人以为“清卡行动”只是走个“过场”,最多清一清2017年的补贴情况。两人还暗自庆幸:还好去年就已经把多占的公益林分出去了!当看到核查组在邻乡邻村越清越细、越清越深,两人坐不住了,一番商议纠结后,相约来乡纪委主动说明问题。
“看到这次‘清卡行动’查的这么较真,我们晓得肯定瞒不住!”冯某一脸懊悔地说。6月9日,青纳乡纪委监委对此案进行了立案调查。据查,2011年至2016年,冯某从多占的生态公益林中违规领取公益林生态补贴20174.5元,张某违规领取13860元,曾某违规领取4602元。6月12日,三人将违规领取的38536.5元公益林补贴资金全部退交到青纳乡纪委。
6月19日,鉴于三人已主动纠错,主动说清问题,并上缴违纪款,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具有从轻情节,经冕宁县纪委研究决定,免于冯某、张某党纪处分,由青纳乡党委、乡纪委对他们进行书面诫勉,对曾某进行批评教育。7月4日,冯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其他村组干部有类似问题的都不要再抱侥幸心理了,主动去纪委说清自己的问题,争取宽大处理。”
“‘清卡行动’震慑作用明显,一些基层干部主动来纪委交代说清问题。”冕宁县纪委书记范洪春表示,截至目前,冕宁县已有13个乡镇的52名基层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说清问题,涉及补贴资金近100万元。
冕宁县青纳乡政府南安村群众查看通告
直面问题
实际上,这只是凉山州开展“清卡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凉山州喜德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套取惠农补助资金案,该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程鹏菲、工作人员郑贵林利用职务便利,仅一年内就6次套取高寒山区农牧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资金累计200余万元。程鹏菲利用负责汇总发放花名册的职务之便,与郑贵林合伙借用他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以一户多人的形式将信息多次复制粘贴到24个乡镇资料中。一年时间内,两人分6次虚报611户4517人,套取资金208万元。
随后,程鹏菲、郑贵林被依纪依法给予处理,并移送司法机关。喜德县民政局局长金启涛、纪检组组长巴且木呷因工作失职失责、监督把关不力被县纪委监委立案。7月2日,凉山州纪委网站公布消息,金启涛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降一级处分;巴且木呷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今年4月4日,原雷波县溪洛米乡人民政府乡长冯莹盈,主动到雷波县纪委监委自首,承认自己私自取走了老百姓存折上的扶贫款。经查,早在2012年,时任一车乡副乡长的冯莹盈利用分管一车乡民政、低保等工作之便,多次从该乡67人67张雷波县农商银行存折中挪用雷波县民政局下发的失依儿童补助金共计人民币885315元,用于赌博和偿还高利贷。4月9日,雷波县纪委监委将冯莹盈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政策有了,补助到了,发放‘路上’却出了问题。”案件背后暴露出的是,强农惠农补贴“一卡通”的突出问题。
“惠农补贴项目多资金多、管理的部门多、公开公示不到位,群众对享受补贴是本“糊涂账”。”农户持卡少则2至3张,多则10余张。“人在卡不在”“卡在人不在”“人不在卡也不在但补贴在”的现象不少。一些基层干部违规持卡管卡,雁过拔毛、吃拿卡要、代办代领收取好处费。
目前,凉山州仍有11个国贫县、111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9.1万。去年全州扶贫投入175.5亿元,分散在1618个村,监管难度大。一些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项目一批了事、资金一拨了之,一些基层干部作风不扎实,补贴信息采集有水分、动态更新不及时、监督审核走过场,导致贫困群众补贴滞留4.5亿元。
以麦地沟乡软心沟村三名村干部侵占退耕还林补偿款为例,麦地沟乡党委书记马泽古表示,此前仅仅对全村的总面积进行了核对,但未细化到个人,因此未发现异常。同样,冕宁县林业局副局长潘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县各乡镇报上来的材料就是几大堆,加上人手有限,也是对总面积和总金额进行审核,也未发现这一问题,“我们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一步将考虑引入大数据软件进行比对分析,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发生。”
创新举措
问题在现实中存在,针对在“一卡通”管理使用上屡屡出现的问题,凉山州委、州政府没有满足于“一查了之”。
在召集州纪委监委、州财政、审计、民政、农业、林业、发改、银行等14个机关单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后,4月20日,凉山州全面启动为期5个月的“清卡行动”,围绕“清什么”“怎么清”,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扎实推进清理整治取得实效。随之,凉山各县市和相关职能部门闻风而动,“清卡行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一是,以涉农资金为重点、建卡贫困户补贴为重中之重,着力“清卡片”“清项目”“清资金”,摸清每户群众办了多少卡、谁在保管使用,有没有违规保管代管;惠农补贴有哪些、范围怎么定、标准是多少,有没有违规享受的;2017年以来补贴资金有多少、是否全部发放到群众,滞留资金在哪里、原因何在,是否存在违纪违法等情况。
凉山州组织3万余人次,经过40多天的走村入户、统计分析,核清发放的各类补贴卡738万张,其中社保卡351万张、惠民卡387万张,涉及14个州直部门、8家金融机构531个网点,2017年各项财政补贴共61项、96亿元。
二是,围绕“不漏一个项目、不漏一笔资金、不漏一张卡、不漏一户人”,督促财政部门牵头梳理审核补贴项目、资金,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到户明细表,银行清理统计办卡打卡发放情况,乡村逐户核实、群众签字认可、张榜公示。
三是,建立凉山州州委、州政府负总责,州纪委监委、财政、审计等部门牵头,民政、农牧等14个相关部门负主责,县、乡、村抓落实,贯通上下、联动左右的责任体系。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联系会议、一季一总结,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为保障“清卡行动”,在对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全覆盖警示教育的基础上,全覆盖组织1118个贫困村主任接受彝汉双语警示教育。制发强农惠农补贴告知书、明白卡、一览表50余万份,依托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阳光问廉“坝坝会”、“农民夜校”等,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4日,成都商报记者在冕宁县采访中发现,村民门前都粘贴了告知书、明白卡,村民根据上面的补贴项目及标准算一算,就知道自家应拿多少钱。
凉山州“清卡行动”中,被查处并开除公职的第一人叫卢国华。
前不久,会东县纪委监委收到当地农牧局的举报,和审计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反映2017年会东铁柳镇的耕地地力补贴款发放存在异常,红花村的一户村民杨某名下拥有2012.4亩土地,共计领取补贴款252193元。收到举报后,会东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前往核查。
经查,铁柳镇财政所副所长卢国华利用职务之便,按每户10%的比例擅自调减全镇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2008.25亩,并将调减出来的面积全部划到了自己亲戚、铁柳镇红花村农户杨某名下。杨某本人实际补贴面积只有4.15亩,经卢国华“调整”后其补贴面积“上浮”为2012.4亩,补贴金额高达252193元。而对此情况,被冒领资金的农户却毫不知情。
随后,卢国华受到开除公职处分,违法所得被收缴,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卢国华贪占的耕地地力补贴款全部被追回,并发放回了铁柳镇的村民手中。
路在何方?
6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凉山州纪委监委获悉,目前,凉山州清理发现收集问题线索500余件,立案查处各级违纪违法干部200余人次,清退、追缴资金700余万元。同时,坚持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县(市)发布公告,敦促违纪人员主动交待说清,目前已有125人次主动投案,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其中,冕宁县有52人、宁南县有20人、德昌县有21人、盐源县有17人投案。
凉山州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扛起监督责任、强化精准监督,让一笔笔‘造血钱’真正惠及群众,让小小的银行卡成为群众心中的‘明白卡’、手里的‘幸福卡’。
针对“一卡通”查出的问题,凉山州将按照“一户一卡、卡随人走、收支清楚、安全便捷”的目标,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做法,抓源治本强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安全足额落实到户到人。一方面,针对所有问题一一列出清单、形成台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到位;另一方面,通过“清卡行动”去腐败存量、遏增量,整治党员干部庸懒散浮拖,推动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构建“大监督”格局。
“凉山的强农惠农补贴项目就有61项,仅冕宁县就有50项,涉及的部门有10多个。”在采访中,冕宁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明建议,在省、州、县三级专门设置一个相应的监督管理办公室或是管理局,由该机构监督管理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并监督其他部门的审核,再授权银行发放。
名为“一卡通”,实际上发放强农惠农补贴资金的涉及多家银行。目前,凉山州正在推进“一卡”发放管理,坚决打破利益格局,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县(市)为单位,择优比选一家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所有到户惠民资金通过一张卡兑现,督促金融机构加强网点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制定“一卡通”管理办法,坚持由群众保管使用,严禁私自保管代管、违规扣留扣压,严禁资金滞留、代扣代缴。
同时,探索一套监督制度,建立事前事后“双公开”制,发放前公开补贴政策、项目、标准等,发放后告知发放结果。探索建立惠民资金互联网监管平台,在乡镇建立“一站查询”终端,开发“一卡通”手机查询客户端,实现补贴项目、明细、发放等情况实时查询、动态监管。
布拖县针对本地实际,开发彝汉双语“互联网+监督”精准扶贫监督平台,贫困农户手持身份证在触摸屏终端轻轻一刷,享受补助情况便一目了然。手机客户端也同步上线,为“一卡通”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可以在系统内一键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凉山州纪委提供)
凉山图片